海淀妇幼 建档 https://www.xiaomaiyunbao.com/
小区门口的一家铁锅炖停业了。
就在前两天,我刚刚写了一篇文章:北京一秒入夏,而一大波餐饮企业,正在经历寒冬……
没想到,这么快就有饭店倒下了,多少令人唏嘘。
这家店,是年前开业的,到现在应该营业了半年左右。
仅仅半年,就经历了一场生死,我在心里默默感慨:又是一家血泪史啊!
客观来说,我觉得这家店的根源问题,在于选址。
它所处的那个门口,是小区人流量最小的一个门,行人很少,主要是车辆通过,而且车辆是单行道,只出不进。
还有一点,小区的住户越来越多,车子停在小区周围的越来越多,导致这些店面停车难,那么大家更不愿意去。现在出门吃饭,停车是首要考虑的。
更为重要的是,饭店是在二楼,一楼是一家超市,本来这个地方就冷清,饭店开在了二楼,更加没人光顾……
刚开业的时候,我去吃过一次,晚上7点,算上我们,一共坐了3桌。
几个月来都是这样,冷冷清清,不温不火。
大概一周前,一楼的超市扛不住了,撤了。那天我遛狗的时候,看见超市叮铃桄榔往外搬东西,我当时还在想,楼上的饭店,可能也快了……
没想到,就是前后脚!
我默默给这家饭店算了一笔账:
半年,房租20万,装修10万,人工10万,采购5万,水电1万……
半年,它或许营收了几万元,但是,至少三四十万是砸进去了。
半年,就亏掉了小城市的一套小房子!
可能得三五年才能缓过来,也可能,根本缓不过来……
当然,这些都是我的猜测。
我们作为小老百姓,有着“自私”的一面:楼下的饭馆,我可能不会去吃,但我就喜欢看它开着,晚上亮着灯,就觉得有人气、欣欣向荣。
一旦撤了店,黑灯熄火的,则会有一种衰败感、萧条感……这跟小区刚入住的时候,等待招商,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。
更要命的是,这种衰败感和萧条感,会传导到内心,让你也失去了信心。
也许有人会想,这个撤店,就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商业行为,开不下去了……
但有没有可能,这是餐饮大面积闭店的一个前端表现?
这个店,天天赔,没有增长,关门是必然的。只不过,暂停堂食,加速了它的毁灭。有多少人点外卖会点铁锅炖?有多少人会把铁锅炖买回家里吃?
大家有目共睹的是,自从暂停堂食以来,无数的大饭店小饭馆,都在强撑着。
最近,海底捞、眉州东坡、巴依老爷……已经开始在路边摆摊了,夹缝中求生存,减少亏损……
图源:网络
图源:网络
图源:网络
那天我看到一篇文章,北京本轮疫情之后,可能会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餐饮企业,要倒闭了。
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,多吗?
仔细想想,北京吃饭,其实不算贵,很多路边餐厅、包括商场里的一些普通餐厅,统称为大众餐厅吧,一顿饭,人均百元;
而大部分店面的租金呢,一个月两三万。店面租金,占了总开支的一半以上。
每一天,营收至少要达到两三千元,才能维持基本开支。注意,是维持开支,不是盈利。
这些饭店靠什么来挣钱?就是走量。
不让堂食,已经是致命的打击;而这几天,很多片区不让外面进小区,点外卖的人越来越少,又一次雪上加霜……
我工作中所接触的那些餐饮老板,对着镜头,都能自然而然地说出“我们”想要的内容:暂停堂食我们都能理解,为了抗疫大局,大家一起努力共克时艰……
镜头一关呢?艹!啥时候是个头?让不让人活了?这不是明摆着往外赶人吗?
都是两幅面孔,两套语言体系,切换自如。
对于这些“真实的声音”,我也能理解,毕竟,他们头上真的压着一座山,能过过嘴瘾,就过吧。
最近,新闻报道中有一个词很热:「纾困」。
为什么要纾困?不言而喻。
大的出发点,一定是好的,想尽办法稳住全盘和大局……
但现实是,在枝干的里面,毛细血管很多,很复杂。
大马路上堵车,都堵在明面上,疏通不难;
而胡同、巷子里堵车呢,使劲浑身解数、累得满头大汗,可能也疏不通……
举个小栗子,疫情第一年,市里出了政策,商业门店减免三个月房租;
到了执行层面呢?
我一个朋友,跟底商门店的负责人说起了这项政策,对方的答复是:这是市里的政策,我们是国企下属的商业门店,不是一回事……
想再跟他们细论呢?
“你租不租了?不租还有人排着队呢!”
类似于这样的「胡同堵车」,不在少数。
没有营收或者营收微薄的前提下,一次交几万元、十几万元的租金,对于很多个体户和小微企业来说,都是不小的压力。
我经常跟他们聊天,每一次交租金之前,他们的迷茫和纠结,真是超乎想象:
交呢?真金白银,白花花地搭进去了,连一滴水花都激不起来,石沉大海了;
不交呢?又觉得有点希望,等疫情过去了,慢慢就有起色了……
三年,就在这样的纠结和困惑中度过,大部分人,都是亏钱的,午夜梦回之时,肠子都悔青了,后悔没有在第一年及时止损!
我旁观了不少这样的故事,三年的金钱成本,时间成本,情绪成本,太可惜了!
而我,也更加坚信那句话:
不要把攒点钱开个店,当成人生的退路,那可能是打工人的坟墓!
我们绝大部分人,其实都没有开店的天赋,更没有创业的天赋,在目前的形式下,如果有稳定收入,甚至手里有点小钱,那么,安安稳稳做个「守财奴」,没什么不好的。
小富即安。
不少人,从小有资产到负债累累,中间仅仅只跨了一步。
哪一步?
开个店!